文章轉自:靜思語 臉書
~【 布施有三種:給衣食欠缺的人物資,給心靈空虛的人智慧,給恐懼不安的人安寧。 】《摘錄自證嚴法師語錄》
~ 「許多人就像垃圾人。他們到處跑來跑去,身上充滿了負面垃圾,充滿了沮喪、憤怒、忌妒、算 計、仇恨,充滿了傲慢與偏見、貪心不滿足、抱怨、比較,充滿了見不得人好、愚昧、無知、煩惱、報復、和充滿了失望。隨著心中的垃 圾堆積又堆積,他們終需找個地方傾倒;有時候,我們剛好碰上了,垃圾就往我們身上丟...」《 「所以,無須介意!只要微笑、揮揮手、遠離他們,然後繼續走我們自己的路就行! 千萬別將他們的負面感受接收再擴散給我們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、或其它路 人」,絕對不要浪費心思和精力在這些事上! 》 是啊!《 寫的真好,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一笑而過!誰會和這種人一般見識! 》【感恩合十】
~ 5個問題~
最重要的人是誰?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你身邊的人;
什麼是最重要的事?適時的給遇到困難的人伸出援手,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時間;
如何找到最重要的時間?適時助人,是最重要的事;
何處是最重要的地方?方圓百尺之內,是最重要的地方;
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?
心,則是最重要的東西,心懷仇恨或心懷悲憫,可以使人生改觀呀!
所以,此人、此事、此時、此地、此心,是最重要的五個問題。」
人生的一切因緣都是殊勝的!
當然,每個人都想在某一個地方,與和善的人相逢在黑夜的海上,你照亮我、我照亮你。
每個人也都渴望在某一個時間,創造某一種高度的情境。
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遙遠的所在,寄託人生的美夢、希望與理想。
何不就在這一刻點燃火把,照亮身邊的人?
何不就在這站立的地方,向一些可能的高點邁進?
※《 就在今夜、就在黎明日出的腳步聲中,讓我們珍惜潮湧而來的因緣吧! 》【感恩合十】
~【 不同的觀點需要溝通來磨合 】網路文章分享
人際關係裡——
其實應該說是人生裡才對——
沒有事實,只有觀點。
別為了爭執事實而陷入僵局,
只要同意彼此的觀點不同、記憶不同,
然後繼續往前邁進即可。
只能對、不能錯的需求,
會鼓勵你為自己認為真實的版本奮戰,
但如果你這麼做,
接下來的爭執就可能會削弱彼此關係的基礎。
就算你贏了——
也就是說,
你讓對方同意你對事情的描述是正確的,
你只會感受到壓倒對方的勝利,
而不是戰勝自己的真正平靜。
贏過另一個人,
只會讓你準備好面對下一次的爭執,
也一定會有下一次;
然而,
拒絕作戰會讓你較不容易再受到攻擊。
每個問題都是溝通問題,
仔細探究就會發現,
幾乎所有的衝突,
都源自於只要溝通清楚就能處理的誤解。
傳達訊息的人有責任讓接收訊息的一方清楚接收,
抱怨對方「沒聽進去」或「沒聽懂」,
只是讓自己不必負擔傳達的責任。
這也讓接收訊息的一方有藉口不聽話,
因為他被當作是一個「不聽人說」的人,
就乾脆符合期待了。
成功的溝通,
是承認你所經歷的一切,
而不是逼對方同意你的說法才是正確的版本。
成功的溝通要多用「我」這個字,而不是「你」。
善於溝通的人會說:「我生氣了。」
用這種方式來承認自身的感受,
等於打開了溝通的大門。
不善溝通的人則會說:「你讓我生氣。」
這句話會把溝通的大門狠狠甩上,
因為對方覺得受到攻擊,更有可能會反擊。
以「我」為主的敘述,
表示說話者承認這次經驗就只是如此,
是他的經驗。
以「你」為主的敘述,
表示說話者是受害者,
他在責怪另一個人害他生氣。
我們可以因為不同意對方的觀點而爭執不休,
也可以努力去瞭解對方真正的意思,
選擇權在我們手上。
看看自己的人際關係,
承認你有能力改變它們。
問能夠搭起彼此橋樑的問題,
原諒他人犯的錯,
尊重自己獨特的世界,
也尊重其他人活著的世界。【感恩合十】
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
靜思語 臉書
文章轉自:靜思語 臉書
【凡夫心】
現代人世智辯聰、滿口論調,做起事來卻又斤斤計較。
多數人只懂理不懂事──所知的道理很多,
但碰到人與事時卻又無法調理,這就是凡夫心。 ~~~~~ 恭錄 證嚴法師‧靜思語 ~~~~~
~【 人生最重要的問題 】網路文章分享
從前有一個國王,喜歡研究問題。
有一天,他突發奇想:「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問題呢?」
想來想去,他覺得人生最重要的問題,不外乎五個: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。
最重要的人是誰?
什麼是最重要的事?
如何找到最重要的時間?
何處是最重要的地方?
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?
國王雖然找出最重要的問題,卻怎麼也想不到解答,
於是,他把這些問題詔告天下,希望能有人提供答案,會有重重的獎賞。
全國許多有學問、有知識的人都來應徵國王的問題,
可惜,他們的答案,國王都不滿意。
有一天,國王聽說深山裡有一位隱居的智者,便輕車簡從的跑到深山去找答
案;他化妝成一位普通人,並叫侍衛在樹林外守候。
找到那位智者的時候,智者正在挖土準備耕種。
於是國王向他提出早就準備好的五個問題。
智者沒有回答,繼續挖土。
國王在一旁等著,感到很無聊,就說:「不如,你坐著想答案,我來幫你挖土。」
智者向國王道謝,坐在一旁休息,國王努力的挖土,一直到夕陽西下,智者一言不發。
國王說:「我聽說你是這個國家最有智慧的人,因此來向你尋求解答,既然你不能給我答案,我只好先回去了!」
就在這個時候,一個人踉踉蹌蹌的跑過來,撲倒在地,全身是血。
國王和智者一起跑過去救他,好不容易才幫那個人包紮完。
等那個陌生人醒來,看到國王就說:「請原諒我!」
國王說:「我又不認識你!」
「你雖然不認識我,卻是我的仇人,許多年前你領兵攻打我的國家,我的家人都被殺死了,我一直發誓要殺你,卻一直找不到機會。
今天終於找到時間,我跟蹤你到樹林,本想等你出來時殺你,沒想到等到夕陽西下,你還沒出來,我卻被你的侍衛發現,殺成了重傷。
現在你救了我,我知道你是慈愛的人,如果你原諒我,我願意追隨、服侍你!」
國王很高興化解了一段仇恨,當場就原諒那個人。
國王回過頭來,對智者說:「我問你的五個問題,你還沒有回答我!」
「我已經給了答案!你也得到了解答!」智者說。
「你並沒有告訴我呀!」
「你因為同情我,幫我耕田,讓你躲過生命的劫難,這回答了你的五個問題。
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你身邊的人;
適時的給遇到困難的人伸出援手,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時間;
適時助人,是最重要的事;
方圓百尺之內,是最重要的地方;
心,則是最重要的東西,心懷仇恨或心懷悲憫,可以使人生改觀呀!
所以,此人、此事、此時、此地、此心,是最重要的五個問題。」
國王聽了,大感欽佩,用這五個問題回去治理國家,就把國事治理得井井有條。
是啊!
人生的一切因緣都是殊勝的!
當然,每個人都想在某一個地方,與和善的人相逢在黑夜的海上,你照亮我、我照亮你。
每個人也都渴望在某一個時間,創造某一種高度的情境。
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遙遠的所在,寄託人生的美夢、希望與理想。
何不就在這一刻點燃火把,照亮身邊的人?
何不就在這站立的地方,向一些可能的高點邁進?
※《 就在今夜、就在黎明日出的腳步聲中,讓我們珍惜潮湧而來的因緣吧! 》【感恩合十】
~【 溝通,不是要去說服別人,而是要去瞭解別人。 】 文:學誠法師 . 網路佳句分享
※ 嗔恨也是一種執著,我們越是討厭某個人,其實越是把他放在心中,乃至念念不忘。
這種執著不僅令自己痛苦,而且還將加深彼此的業緣,往復循環,無有出期。
要過得快樂,人必須學會選擇,學會忘記,學會放下。
※ 當我們面對任何一個境界時,無論順逆,都是在領受宿業所感的果報;
但領受果報的同時,我們的心態及行為又為未來種下了新的種子,如此循環往復,無有出期;
如俗話所說「冤冤相報何時了」。唯有在面對宿業時種下解脫的種子,才能截斷輪回的業流。
※ 不要對過去念念不忘,過去的已經煙消雲散,傷害自己的,只是內心的執著和記憶。
當再次想到難過的往事時,要告訴自己,這一切都已經過去,不存在了,是一縷輕煙,已隨風飄逝。
【凡夫心】
現代人世智辯聰、滿口論調,做起事來卻又斤斤計較。
多數人只懂理不懂事──所知的道理很多,
但碰到人與事時卻又無法調理,這就是凡夫心。 ~~~~~ 恭錄 證嚴法師‧靜思語 ~~~~~
~【 人生最重要的問題 】網路文章分享
從前有一個國王,喜歡研究問題。
有一天,他突發奇想:「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問題呢?」
想來想去,他覺得人生最重要的問題,不外乎五個: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。
最重要的人是誰?
什麼是最重要的事?
如何找到最重要的時間?
何處是最重要的地方?
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?
國王雖然找出最重要的問題,卻怎麼也想不到解答,
於是,他把這些問題詔告天下,希望能有人提供答案,會有重重的獎賞。
全國許多有學問、有知識的人都來應徵國王的問題,
可惜,他們的答案,國王都不滿意。
有一天,國王聽說深山裡有一位隱居的智者,便輕車簡從的跑到深山去找答
案;他化妝成一位普通人,並叫侍衛在樹林外守候。
找到那位智者的時候,智者正在挖土準備耕種。
於是國王向他提出早就準備好的五個問題。
智者沒有回答,繼續挖土。
國王在一旁等著,感到很無聊,就說:「不如,你坐著想答案,我來幫你挖土。」
智者向國王道謝,坐在一旁休息,國王努力的挖土,一直到夕陽西下,智者一言不發。
國王說:「我聽說你是這個國家最有智慧的人,因此來向你尋求解答,既然你不能給我答案,我只好先回去了!」
就在這個時候,一個人踉踉蹌蹌的跑過來,撲倒在地,全身是血。
國王和智者一起跑過去救他,好不容易才幫那個人包紮完。
等那個陌生人醒來,看到國王就說:「請原諒我!」
國王說:「我又不認識你!」
「你雖然不認識我,卻是我的仇人,許多年前你領兵攻打我的國家,我的家人都被殺死了,我一直發誓要殺你,卻一直找不到機會。
今天終於找到時間,我跟蹤你到樹林,本想等你出來時殺你,沒想到等到夕陽西下,你還沒出來,我卻被你的侍衛發現,殺成了重傷。
現在你救了我,我知道你是慈愛的人,如果你原諒我,我願意追隨、服侍你!」
國王很高興化解了一段仇恨,當場就原諒那個人。
國王回過頭來,對智者說:「我問你的五個問題,你還沒有回答我!」
「我已經給了答案!你也得到了解答!」智者說。
「你並沒有告訴我呀!」
「你因為同情我,幫我耕田,讓你躲過生命的劫難,這回答了你的五個問題。
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你身邊的人;
適時的給遇到困難的人伸出援手,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時間;
適時助人,是最重要的事;
方圓百尺之內,是最重要的地方;
心,則是最重要的東西,心懷仇恨或心懷悲憫,可以使人生改觀呀!
所以,此人、此事、此時、此地、此心,是最重要的五個問題。」
國王聽了,大感欽佩,用這五個問題回去治理國家,就把國事治理得井井有條。
是啊!
人生的一切因緣都是殊勝的!
當然,每個人都想在某一個地方,與和善的人相逢在黑夜的海上,你照亮我、我照亮你。
每個人也都渴望在某一個時間,創造某一種高度的情境。
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遙遠的所在,寄託人生的美夢、希望與理想。
何不就在這一刻點燃火把,照亮身邊的人?
何不就在這站立的地方,向一些可能的高點邁進?
※《 就在今夜、就在黎明日出的腳步聲中,讓我們珍惜潮湧而來的因緣吧! 》【感恩合十】
~【 溝通,不是要去說服別人,而是要去瞭解別人。 】 文:學誠法師 . 網路佳句分享
※ 嗔恨也是一種執著,我們越是討厭某個人,其實越是把他放在心中,乃至念念不忘。
這種執著不僅令自己痛苦,而且還將加深彼此的業緣,往復循環,無有出期。
要過得快樂,人必須學會選擇,學會忘記,學會放下。
※ 當我們面對任何一個境界時,無論順逆,都是在領受宿業所感的果報;
但領受果報的同時,我們的心態及行為又為未來種下了新的種子,如此循環往復,無有出期;
如俗話所說「冤冤相報何時了」。唯有在面對宿業時種下解脫的種子,才能截斷輪回的業流。
※ 不要對過去念念不忘,過去的已經煙消雲散,傷害自己的,只是內心的執著和記憶。
當再次想到難過的往事時,要告訴自己,這一切都已經過去,不存在了,是一縷輕煙,已隨風飄逝。
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
2013年韓國源德兒童讀經班第二期招生
2013年11月2日(星期六10:00 )開辦韓國親子兒童讀經班第二期,讓聖賢的智慧,帶領您的小孩開啟光明的人生。幼兒熟背詩書,在心中定下生活準則,就不怕受誘惑而變壞,更可以培養應用詞句的能力,來日說話、寫文章樣樣強,更可以訓練記憶力,做功課得心應手,再者可變化氣質,成為知書達禮、人緣佳的好國民。讓身在韓國的孩子們也有機會學習中國文化文字的機會。
1.資格:年齡不限(男女皆收, 但需家長陪讀)
2.上課時間:2013.11.2~2014.1.4每周六上午10:00~11:30共10次。
3.上課地點:수원시 팔달구 매산로3가72-70, 4층 外國人福祉中心旁) 。
4.上課內容:每次讀兩部經(百孝經,弟子規,三字經,千字文,詳見附件課程表)
5.上課費用:採保證金制度,於第一次上課時繳交2萬韓园(10次課程全勤小朋友於最後一次課程時保證金全數退回),若超過2次缺課時,保證金將納為小朋友期末時的獎勵品及零食及雜費使用。
6.書籍費(啟蒙輯要):1000韓园(3個月一期)及班費(學童獎品零食及雜費9000元)
7.聯絡報名電話:廖曉琪老師(010-4443-4676)
歡迎您帶著小朋友一起來讀經哦!
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
立場

年節連假的第一天大部份有婆家的韓國媳婦
都會回婆家去幫忙準備中秋節一早祭拜的東西,
老師說他們家的大嫂在生了第三個小孩後,
就只有過年過節才回婆婆家,
今年的中秋節老師的哥哥還在中秋節前打電話給媽媽說會晚到家,結果那天晚上才到家,還跟大家說他們去了愛寶樂園玩,人超多~~~
中秋節祭祀完,老師的哥哥說很累就去休息,然後當天晚上就回他們家去了,
老師的媽媽家祭祀品誰準備?
老師的媽媽跟沒有婆家的大姐回來弄的,
中秋節那天因為老師的大哥大嫂沒回來幫忙,跑去玩還回來炫耀,又提早回去,
讓來幫忙的大姐生氣的回家了~
據說是第三個小孩出生後,唯一的大哥大嫂就漸漸的變了...
老師跟媽媽跟姐姐說,怎麼變成這樣,是不是該跟大哥說一下,
可是媽媽說別人家也是這樣
連過年過節來幫忙的大姐也說,要是搞到他們要離婚怎麼辦?
二姐跟老師說:那是因為你沒結婚,所以不懂事情會變這樣,什麼事都別做~~
老師問我,真的是別人家的媳婦也是這樣嗎?
老師覺得她是不是該跟不是很熟的大哥講一下這情況~~
問我是不是別人家的媳婦也這樣?我想大部份的人都跟我一樣都回去幫忙....
對於這樣不受傳統影響的媳婦,我還真羨慕她們可以自由來去~~
其實老師的大嫂是職業婦女,還生了三個小孩....壓力是可想而知的,
最後只建議老師不用問那個不是很熟的大哥,因為對老師沒有幫助...
能做的是....如果真的想知道怎麼會這樣,那就花點時間跟精神去跟大嫂搏感情~~~
因為只有一個大嫂,以後父母百年後,祭祀的事也是交到大嫂手上~~
而盡孝道這件事,最後因果還是回歸到自己身上~~
我們不能管別人要不要盡孝道,只能做到自己能做的~~~
早上送小孩上學前,在車上複習上上星期讀百孝經的內容:
孝子逢人就勸孝 孝化風俗人品端
生前孝子聲價貴 死後孝子萬古傳
處世唯有孝力大 孝能感動地和天
一路上腦袋裡出現,臥冰求鯉,舜的故事...到現在的台南奇美醫院抱母看病的丁祖伋先生....
暢銷作家及名人也在提回報父母的愛的故事....
我知道的慈濟,一貫道都在說二件事來不及了....一是行孝,一是行善,
連最近離世的泰國白龍王9大信條語錄裡有就有2條講的是孝道~
●拜神求平安,回家卻和父母頂嘴,要怎樣得到平安?
●父母才是真神,對父母比神好一點,一切便順順利利。
有什麼行為可以感動天????
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
【30天把紀律變習慣】-Cheers雜誌
我們不斷重複做的事,成就了我們。表現卓越並不是行為,只是習慣 。
—希臘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(Aristotle)
許多人都認同,培養關鍵1小時的「關鍵」,在於高度的自我紀律。 幸好,有理論證明,一旦將紀律「習慣化」之後,我們只需極少的努 力就能持續下去。
第1~7天 反抗期:隨時都想放棄
第1至第7天是最容易放棄的高峰期,這期間最重要的,就是讓自己 無論如何都要「撐下去」,不管成效如何,但求有「做到」,你就贏 了第一步。
解方:從小處著手,且要每日檢視成果
「萬事起頭難」,將困難的事細分為明確的時間、步驟,分段進行, 告訴自己,唯一目標就是「繼續下去」。例如培養每天慢跑1小時的 習慣,可以先從快走15分鐘開始。檢視每天執行狀況,除了定期檢 視可客觀管理自己,也能掌握實際行動與目標間的差距,有助於提高 動力及自信。
第8~21天 不穩定期 :不斷受到外界干擾
撐過第1週後,自我惕勵常會略為鬆懈,許多「突發事件」或「外在 誘惑」開始向你招手。
解方:將習慣「例行化」,建立彈性應對機制
將你想培養的習慣,在每天固定的時間、地點,以統一的做法進行, 讓它變成每日生活固定的「節奏」之一,慢慢的它會深入你的潛意識 。生活中難免有意外事件,破壞預定計劃,要考慮遇上例外狀況時如 何應對,才不會讓意外造成前功盡棄。例如不能準時上瑜珈課時,有 無事後補課或自修的方法?
第22~30天 倦怠期:感到厭煩
習慣化的最後一個階段,你往往會感覺不耐煩:「每天這樣,好無聊 喔!」,甚至懷疑:「這樣做到底有無意義或效果?」
解方:創造新把戲,也善用「增強機制」
可以開始為自己的習慣加上一些新的變化。例如慢跑時,更換一條跑 步路線、或是邊跑邊聽音樂等等,都可為原本的活動增添新鮮感。而 有許多增強機制可以提高你的行動動力,包括自我的獎勵、他人的讚 賞肯定、好玩的遊戲心情,或是設定理想的目標等等。
最後提醒:遠離怠惰的3大原則
*一次專注於一種習慣
*行動任務愈單純愈好
*不只重視結果,也要重視過程
讓行動習慣化,能持之以恆的創造效益,才是最終的目的。
-Cheers雜誌
—希臘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(Aristotle)
許多人都認同,培養關鍵1小時的「關鍵」,在於高度的自我紀律。
第1~7天 反抗期:隨時都想放棄
第1至第7天是最容易放棄的高峰期,這期間最重要的,就是讓自己
解方:從小處著手,且要每日檢視成果
「萬事起頭難」,將困難的事細分為明確的時間、步驟,分段進行,
第8~21天 不穩定期 :不斷受到外界干擾
撐過第1週後,自我惕勵常會略為鬆懈,許多「突發事件」或「外在
解方:將習慣「例行化」,建立彈性應對機制
將你想培養的習慣,在每天固定的時間、地點,以統一的做法進行,
第22~30天 倦怠期:感到厭煩
習慣化的最後一個階段,你往往會感覺不耐煩:「每天這樣,好無聊
解方:創造新把戲,也善用「增強機制」
可以開始為自己的習慣加上一些新的變化。例如慢跑時,更換一條跑
最後提醒:遠離怠惰的3大原則
*一次專注於一種習慣
*行動任務愈單純愈好
*不只重視結果,也要重視過程
讓行動習慣化,能持之以恆的創造效益,才是最終的目的。
-Cheers雜誌
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
一念之間

這兩天有空上網爬了很多文....關於宗教...
我想瞭解在這短短三個月改變我的信仰,
別人是怎麼看待它的.....
不是以別人怎麼看待它而判斷,
而是從別人眼中瞭解..
為什麼別人這麼看待這個信仰...
大部份的內容以不好的居多....
前幾天也看了有人批評四書五經,
要大家不要被這些經書毒害....
然後我在那篇文章的留言裡看到有些人如何的用自己會的文字,
說那些經書毒害他們多年,一點用處也沒有.....
是因為不懂什麼是"毒害"才會跳出來吧!
今天爬文看到網路上唇槍舌劍的攻擊一貫道....
要去反駁什麼嗎?
沒有..因為我懂的不夠多,讀的經書也沒人家多...
我不會引經據典,我不知道哪一句善言從哪一本書,誰說的.....
知識跟話語可以殺人於無形,也可以讓人如沐春風....
所以我在學其他語言時,很排斥去學可以殺人的話,
因為說了不開心,聽的人更不開心,無人受益~~
我只知道任何一個宗教裡都有好人跟壞人....
重點是你自己想當哪種人?你想讓自己變的更好還是就這樣過下去?
對一個家庭主婦來說.有怨,因為要負的責任很多,天外飛來的事也很多...
在我低潮時,點傳師說:這是我的功課,好好做好自己的功課,對自己對家就圓滿~
對一個職業婦女來說:上下班回家後還要做家事作飯.....哪有精神做別的事...
可是我還擔心孩子,遠在家鄉的家人,還有最親近的那個人,我能做什麼可以幫到他們.....
所以,從原本手心向上的想讓人拉我一把,
到我現在覺得我是手心向下,原來我是可以幫自己也幫別人的,
原來我可以做的利人又利己,何樂而不為?
這一切就變的不一樣了.....
不用去追究已經發生改變不了的,或是硬要挖坑讓人跳進去的那些....
重要的是,現在我們在做什麼?
這些跟我有著同樣信仰的人們,
願意無私的把自己懂的,自己會的跟大家一起分享,
不求回報,只是希望大家可以好再更好...
我一直相信物以類聚~~~
我想把自己變成正面能量,然後跟所有的正面能量聚在一起~~~
1永遠大於0 目前也許只有我自己....但最起碼還有我自己~~
一切都有因緣,在對的時間就會碰到對的人,找我的有緣人~~~
如果沒有緣,我也要祝無緣人能自在平安順利~~~
希望大家都幸福~~^^
感謝天恩師德!!
以法為師 ——李老師談追求安心的歷程
網址文章連結
(編者按)本篇訪稿1988年2月訪於李元松老師(信佛人)自宅,當時一貫道和佛教的爭論仍然時有所聞,由於信佛人志在修行,在他心中並無佛教與他教的樊籬,此外也由於信佛人的勇猛精進,以及和一般學佛者不同的看法,頗值一般學佛者借鏡,所以當時發行甚廣的《文殊雜誌》特作此次專訪。原載於《文殊雜誌》第二十五期。
http://www.masterlee.url.tw/lee/chibook/plum/plum-01.htm
(編者按)本篇訪稿1988年2月訪於李元松老師(信佛人)自宅,當時一貫道和佛教的爭論仍然時有所聞,由於信佛人志在修行,在他心中並無佛教與他教的樊籬,此外也由於信佛人的勇猛精進,以及和一般學佛者不同的看法,頗值一般學佛者借鏡,所以當時發行甚廣的《文殊雜誌》特作此次專訪。原載於《文殊雜誌》第二十五期。
http://www.masterlee.url.tw/lee/chibook/plum/plum-01.htm
這輩子最幸福的事——李老師談現代禪潛修的因緣
昔日曾為梅花醉不歸——訪李老師談學佛因緣與經驗
禪宗不是外道——李老師初談對《妙雲集》的看法
訂閱:
文章 (Atom)